纯植物有机肥市场空间巨大

发布时间:2024-04-12 13:26:38 浏览次数:457

现有有机肥生产体系的问题

1、原料问题。现有有机肥生产原料以粪便为主,受到运距成本限制,只能依托养殖企业,推广范围受到限制。

2、污染问题。从粪便原料运输途中、进厂到发酵成肥,会带来一系列气味污染、固体污染及水污染,其病毒病菌传播造成的生物污染也难以控制。

3、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农业部标准《生物有机肥》NY884-2012规定:粪大肠菌群数≤100个/g,蛔虫卵死亡率≥95%。由于常规好氧发酵腐熟只能达到60~65℃,对于大肠菌及蛔虫卵的杀灭效能很低,这两个标准指标许多有机肥产品都达不到。即使达到这一标准,对于许多生食的蔬菜、水果,其对人体的威胁仍然很高,造成明显的食品安全隐患。

4、外贸问题。作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产品,有机肥在中东等土地贫瘠地区的农业种植中有着重要作用。但在进出口检验检疫中,传统有机肥成分不一,致病菌、虫卵无法严格杀灭等问题,都严重制约了有机肥产品的出口。同时,穆斯林国家基于宗教信仰的原因只接受纯植物基原料的有机肥,与我国现有有机肥生产难以对接。

 

汽爆高纯植物生物有机肥所解决的问题

1、 原料问题。可以使用纯植物茎杆原料,也可以掺入任意比例粪便,这样不再受本地区是否有养殖企业的限制,可以普遍性推广至所有农业生产地区。

2、污染问题。使用植物茎杆有效避免了原料运输、发酵处理等各个环节的污染问题,而发酵周期可以控制在一周以内,使有机肥生产更为清洁高效。

3、食品安全问题。通过瞬时汽爆技术的处理,使原料中可能含有的各类致病菌、寄生虫卵彻底灭活,达到远比现行标准更为严格的无害化水平,与有机农业、绿色食品认证对接,将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水平。

4、外贸优势。由于汽爆纯植物有机肥成分统一,卫生标准高,完全可以通过严格的进出口检验检疫,并且满足伊斯兰宗教要求。

5、成本优势。虽然增加了汽爆设备的投入,但有机肥原料成本的降低(秸秆替代粪便),生产周期的缩短都有效扩大有机肥的生产规模,降低了生产成本。并且纯植物基的有机肥销售收益明显高于粪便有机肥。该项目生产的成品高纯生物有机肥为标准菌肥,菌株含量大于20000株/克,每亩施用量为100~150公斤,可完全替代化肥施用。这使其市场售价高于一般市售常规有机肥50%,零售价可达1200~1500元/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