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E技术漫谈之二

发布时间:2024-07-08 16:32:09 浏览次数:456

五、 国内外技术竞争情况

        国际上的传统技术主要有热喷放技术和螺杆挤压膨化技术两类。目前国际上运用于生物质的所谓“汽爆”(实为汽喷)技术,包括其关键性指标“爆裂度”(severity factor),历史上均是从造纸制浆工业中衍生而来。20072010年,由于美国奥巴马政府对生物能源的庞大资助计划,使国际汽爆预处理研究有所升温,但由于应用效果并不突出,无论是应用规模还是装备都没有实际进展。此后,一些学者提出汽爆处理与蒸汽处理(Steam)及热水(Liquid HotWater)处理并没有明显区别,而这一领域的国际研究也就此陷入瓶颈。中科院过程所从国外引入汽喷技术后,虽然也经历了理论研究与产业中试过程,但在放大工程运用中暴露出了处理时间长、处理压力受限、蒸汽能耗高、大设备出料困难、出料温度过高、处理效果差异性大、规模生产设备稳定性差等诸多问题,导致一批本已在制浆业小范围推广的汽喷罐纷纷下马,生物质利用的几个典型示范项目被迫停滞的被动局面。

        热喷放技术(有时也称阀门喷放)通常是指在装有物料的容器底部,装置快放阀门,通过此阀门的开启,在秒数量级的时间内将物料在没有短促爆响声的情况下依次放入大气压环境(图2热喷放装置简图)。由于阀门放气截面积的局限,这一技术的放气过程时间在一般生产设备上可长达数十秒,这已完全背离了爆破概念,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包括爆破功率密度不足问题、物料预处理程度一致性问题、未实现热能膨胀功转化问题、堵料/夹生/出料温过高等工艺问题。该技术在国内由陈洪章等人申报专利约三十余项。

        螺杆挤压膨化技术通常是指通过螺杆向压力腔中连续送入物料,再由螺杆装置将物料从压力腔中释放出来的一类装置。该技术通过螺杆与管壁间形成密封草塞来完成高压蒸汽的密封(图3 螺杆挤压膨化装置简图)。该技术虽然也是利用高温高压的蒸汽来对物料进行物理化学处理,但物料在送入大气压环境下时没有短促爆响声。这一技术方式由于没有爆破本质,在实际应用中功耗很大但收效甚微。该原理目前由加拿大公司取得两项专利。目前,上述两类技术在国内均经历过一段工业试应用,但因使用效果和工艺均不理想,未得到推广。

        但是,上述这些问题的发生,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实现“爆”的作用和热功转换,仅利用了蒸汽的蒸煮效用,这些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真正汽爆技术的研究应用。本项目通过对既往工艺原理致命缺陷的分析,提出在真正“爆”的前提下,才能够给予这项技术以生命力,并通过多年的研究实践,以ICSE技术高压、短时、低能耗、放大稳定的技术特色,得到了业内专家院士普遍认同,认为这一“技术和设备是对传统 ‘汽爆’技术的突破,对‘生物质生物降解抗性’这一国际性难题的解决做出了突出贡献,在国内外尚属首次,总体技术居国际领先水平。”

 

表1 传统爆破方式与弹射式爆破的技术指标对比


应用领域 预处 传统汽爆 弹射式汽
保压时间 min 温度() EPD (MW/m3) 保压时间 s 温度(℃) EPD (MW/m3)
纤维乙醇 秸秆 18 190 0.07 90 220 28.3
造纸制浆 秸秆 20 180 0.052 8 270 48.4
白酒酿造 粮食 120 120 趋近于0 10 220 35.2
麻类脱胶 麻类 15 180 0.026 90 220 28.3
垃圾处理 垃圾 120 180 0.052 90 220 32.4

 

表2 三类预处理技术及产品对比

对比项目 汽爆法 热喷法 蒸煮法
代表性爆速 0.00875秒 10秒
物料预处理 一致性 采用最先进的蒸汽弹射原理,全部物料均在超过音速的0.00875秒爆出,物料一致性好。 存在初喷、中喷、末喷。物料分别经历高压、中压、低压近10秒过程的喷出,物料一致性差 物料一致性好。
木质素、半纤维素、纤维素分离度 物料内外有较大压力差,报出时间短,有较大的膨胀作功能力,三素分离度好。 靠高压蒸煮方式使物料软化,喷出过程长,无膨胀做功,分离度差。   靠长时间低压蒸煮,使物料软化,分离度很差。  
代表性产品 QB600/QB1500 3立方/5立方热喷罐 武汉锅炉厂
生产厂家 鹤壁正道生物能源公司 山东水龙王集团 武汉锅炉厂、新乡锅炉厂
预处理时间 90秒左右 1200秒左右 4小时左右
每吨物料 蒸汽消耗量 0.25吨左右 2吨左右 6吨左右
设备能耗
出料温度 50左右;可不经冷却直接使用。 98;须经冷却处理后使用。 98经冷却后使用
物料预处理 自动化程度 数控全自动操作, 操作精准。生产效率高,爆出物料一致性好。 人工操作为主,设备无效工作时间长,效率低。   人工操作,设备无效工作时间长,效率低。